首页 >家居资讯> 什么阻碍智能家居落地?

什么阻碍智能家居落地?

2016-07-18 21:28:11 485

  近年来,智能家居一词被炒的火热,在国外,苹果,谷歌等国际巨头相继推出智能家居系统;国内,美的,海尔纷纷发力智能家居,2014,美的正式对外发布M-Smart战略,20153,海尔在上海家博会现场正式发布U+智慧生活APP.裹挟着人工智能,家居互联,虚拟现实等新概念,让传统的家电板块热闹异常.

 

  不管是家居系统还是战略部署,最终落到消费者这里都是APP,仿佛一个APP就是智能家居的全部。其实,更多人性化的功能才是智能家居的优势所在。智能家居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做到APP控制,而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,为家庭量身定做智能方案。一个完善的智能控制体系,还应当有不同的“情景模式”,可以做到一键切换。比如当你坐在沙发上想开灯、开空调时,不用去拿遥控器,也不用走到远处按开关,这只是智能控制的功能之一。当你远在办公室、外地出差的时候,也可以通过APP监控家里的安全,出现意外情况,系统会自动向用户手机“报警”。

 

  看起来我们的智能家居市场是备受追捧,但有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还是不愠不火,众多企业提出的“智能家居”战略往往失之于空,多数没有落地或者未对用户产生真正触动,真正实现智能家居理想中的样子,这条路还有很长。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。

 

什么阻碍智能家居落地


  其一,智能家居目前处于发展初期。智能家居一经提出就需要具备几个层次的发展目标:连接-自动-智能。连接是将智能家居单品进行互联,由 WIFI、蓝牙、Zigbee等方式进行连接,将手机与家居连接,家居与家居连接,为自动化和智能化奠定基础。而当前的智能家居厂商,主要还是致力于解决连接层,各类智能家居的单品开始层出不穷,这类产品大多的逻辑是在传统家电之上增加了联网的功能,用户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远程控制。尽管有些产品概念不错, 但始终未能在市场上掀起太大波澜,且距离智能化,还非常遥远。而所谓的智慧家庭,更多的针对是智能层,依赖的是整个智能家居生态系统,在系统的运作中将用户变为系统中的一部分,才能最终达成智慧家庭。

 

  其二,智能家居企业相互独立,设备之间无法兼容市场上难以形成一套固定的完整的生态系统,且用户对智能家居价格的误读,是智能家居难以由孤立走向融合,更进一步发展为智慧家庭的最大阻碍。很多巨头企业都妄图通过自己的生态系统独霸市场,这一点在国际巨头身上相当明显,比如苹果Home Kit依赖于苹果的相应产品和系统,谷歌Brillo也依赖于安卓,如果客户要使用,必须要在他们特定的系统之下才能用,不在体系之内的都不会被考虑。比如,我们希望家里的智能空调和智能门锁之间发生联系,但由于他们分属不同的平台,就做不到互通连接。

 

  其三,智能家居价格居高不下,这也一直是智能家居无法实现大众化应用的硬伤。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,智能家居开始渗入日常生活,但智能家居自诞生之初,就以“智能”自居,产品价格更是一路飙升,一套智能产品价格动辄上万,甚至几十万一台Nest恒温器250美元,一把August智能门锁249美元,一个有睡眠唤醒功能的智能灯泡,标价400多元只有一套插孔的智能插座将近200元,由此可见智能家居难以走进百姓家,更给用户留下价格居高不下的印象。


  所以,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,智能家居的技术标准应该尽快统一,就像电脑接口最后成为统一标准的USB接口那样。“标准的统一,能够让一些企业减少试错,但市场的竞争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。”随着国内厂商纷纷推出不同的生态系统,市场竞争白热化,未来企业在相互博弈之中,也会向开放发展,形成一个公用的标准。但在这个标准还未建立之前,龙头企业应该引导生态系统朝着更平衡、更公平的方向发展,这样才能利益均沾,而不是一家独大。

473

0元设计

不满意不收费,满意再下单